审计处

内审天地 栏目

典型案例

当前的位置 >  审计首页  >  内审天地  >  典型案例  >  正文

“完美”的资料

时间:2024-09-05 11:05:04  点击:   发布者:

“小艾,这次安排你做主审,负责对本区重点建设工程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有没有信心?”陈科长把小艾招呼到桌前。“陈科长,我说完全有信心是假的,困难肯定是有,但没有退缩的道理!”

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小艾马上按照科长要求组织审前调查,并着手收集审计工作需要的资料。通过审前调查,小艾了解到:本项目虽完工将近一年,经建设单位多次催促,仍迟迟没有开始正式结算工作。经验丰富的陈科长提示小艾:“要重点关注工程造价情况,要仔细分析分析原因,怎会有不着急结算的施工单位呀!”

资料就是工程款

“您好,我这边是审计部门,我们负责开展X项目的工程审计。您这边是施工单位胡工吗?现在需要您配合提供此项目桩基工程的过程验收资料,有问题吗?”电话那头随即传来爽快的应允声:“当然没问题,没有过程验收资料,咋计算工程款,马上就给送来。”

凭借经验,小艾知道,桩基工程是隐蔽工程,资金量大,无疑是工程造价部分的审计重点。但是,由于审计工作多为事后审计,只能凭借施工过程资料进行审核。胡工说得没错,资料就是工程款。

经验难道不管用

第二天,施工单位准时送达了审计所需的桩基工程过程验收资料,做好验收,小艾立即和审计组成员开展核实工作。通过将其与设计图、产值申报材料、跟踪审计单位出具的支付咨询意见明细进行对比,未在工程量上看到明显差异。且施工过程验收记录十分详实,按规范要求每一根桩都做了记录,且有监理单位的签字盖章,堪称“完美”。

“看来这工程量上真的抓不住啥疑点。”组员有点气馁。“嗐!看来经验不够用了,我们还是先按照审计方案,分块有序开展审计工作,不能因为一件事乱了节奏。”小艾安慰组员。

灵光乍现一点通

看着桌上堆积成小山的施工资料,小艾有些头大,最近按照审计方案已经逐步取证核实了一些问题,但是桩基工程的审核仍然压在小艾心头。小艾随手拿起了一本《施工日志》,心里还想着组员的吐槽:“施工日志是一大摞‘流水账’,也不见得能在审计过程中提供啥有效作用!”翻着翻着,小艾开始觉得不对劲:其中关于桩基施工机械进出场情况与过程验收资料中记录的施工方法并不匹配。“有猫腻?”小艾心里开始打鼓。

昭然若揭的秘密

为验证猜想,小艾找来进度款计价文件、监理日志等佐证材料。小艾发现:施工日志中记录的桩基工程进出场机械是专属于“旋挖法”施工方法的,而过程验收资料中记录的施工方法却是“冲击钻法”。

进一步对照监理日志,在相同施工时间和工作面,监理日志与施工日志关于施工机械进出场情况记录基本吻合,那么可以互相验证两本日志的真实性。换句话说,过程验收资料中的记录可能存疑。另通过测算,两种施工方法的定额单价差异达到了近50%,价格的差异再乘以千余立方的工程量,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赶紧取证!”小艾跟组员第一时间交流了这个发现。

随着审计组的进一步调查取证,施工单位通过编制不实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高估施工产值,并试图以此资料作为工程款结算唯一依据的做法,已然在审计过程中暴露。在一项项审计证据面前,施工单位承认,现场实际实施了“旋挖法”“冲击钻法”两种施工方法,不应全部记录为价格更高的“冲击钻法”,也没想到审计人员会翻看施工日志。

一次业务复盘会

在审计业务会后,陈科长给组员讲了一个“审山、审船、审老天”的故事: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中,审计人员通过智取方式,取得了确凿的审计证据。首先是审山——材料情况。根据“工程”负责人提供的石料来源地,审计人员发现石料厂并非“供料”的那个石料厂,并通过测算,就是把那座小山全开采了,也凑不够“工程”耗用的石料。然后是审船——运力情况。石料只能通过货船运输。审计人员发现当地货船的总体运输能力,根本运输不了“工程”耗用的石料。最后审老天——天气情况。审计人员从气象台调出“施工”期间的气象资料,查出在多个不具备工程作业条件的天气里,“施工”日记里却有“抛石作业”的记录。

小艾一边听着科长分享的案例,一边复盘这次审计过程中自己的所获所得:对隐蔽工程开展审计,要注重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更要重点关注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佐证材料,可以是机械的进出场记录,可以是材料购买票据及运输记录,可以是施工日志、监理日志,也可以是通过测量相关数据反推计算……隐蔽工程里的秘密不能随着隐蔽而“隐蔽”,“完美”资料的背后需要一系列强有力的佐证。查访真相,拨云见日,需要审计人员的智慧与耐心。

(作者:武汉市武昌区审计局 杨汝曦)

(资料来源:湖北省审计厅网站)